202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刘怡苹

时间:2020-12-25浏览:275

一、学生个人简介

刘怡苹,女,汉族,共青团员,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曾任17思政1班学习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宣编部副部长、政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新媒体部副部长。

 

二、在校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2018年6月被评为惠州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2019年5月被评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2019年6月被评为惠州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2019年6月荣获惠州学院“我让文物会说话——讲述文物前世今生故事有声读物”比赛团队三等奖;

2019年10月被评为惠州学院“三好学生”称号;

2019年11月荣获惠州学院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优秀奖;

2020年6月被评为惠州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三、大学感悟 

大学,这个词,光听听就觉得很美好了。这四年的时光,是无论怎么度过都会觉得浪费的时光。“别看你们现在才大一,大学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大学伊始的第一次班会,老师说这句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站在大四这个时间节点回头看,感慨万分。

中国的青年大学生,在这个时代必然会面对一些不可逃避的选择和困境。小到图书馆学习还是宿舍咸鱼这样的选择,大到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就业压力、未来方向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大学成长的桎梏。

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可能是我们的常态,但敢想敢做、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很酷。

大学期间,我做了很多志愿活动、学生工作、实践活动,觉得最有意义的时刻,不是我拿到了多少志愿时长、拿到任职书的时候,而是当看到我的小小帮助对他们有用并且得到了正向反馈的时候;不是我拿到多少综测证明的时候,而是大家一起突破重围收获快乐的时候;也不是拿了多少荣誉证书的时候,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发展变化,想要给这个社会带来一点点改变的时候。

在实习学校敲下这些文字时,觉得最有意义的时刻,不是每一天完成实习打卡任务的时候,而是每天在讲台上看到学生们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充满兴趣地听课,下课后围上讲台与我分享他们看到的晚霞和彩虹的时刻。

大学经历的困难有很多,多到数不清,身边的小伙伴优秀到时常让人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学习经验,前辈们已经分享很多了。我想说的是,大学里除了做好每个选择、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只不过做到很难。

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做自己。很普通的一个道理,却需要很长时间去沉淀它的深意。我的灵丹妙药是记手帐,每日一页的点滴记录与To do list,既抓住了每日的快乐与温暖,又顺便进行了复盘总结。

“当你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困难不算什么,如果你不去解决,它还是在那儿,但是当你自己把它解决了之后,你会很有成就感,会很快乐。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坏事不一定都是坏事,当你解决了它之后,你会比遇见一个好事更开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就是这样子的,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因为开心过度放纵。” 一位榜样的话,对我启发很大,分享给大家。

说实话,这次能拿国励,很意外。因为我深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这个奖项也是对我的一个鞭策吧,也非常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和舍友的照顾,学院和学校的支持。

星光不负赶路人,四年时光我们聚此共同成长,愿从今往后,脚下生风,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