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个人简介
廖伟英,女,汉族,共青团员,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志联分会副部长、18思政2班生活委员。
二、在校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2018年11月获惠州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优秀志愿者证书;
2018年12月获惠州学院青年志愿联合会第11月“志愿之星”称号;
2018年12月获中国扶贫基金会一星级善行100志愿者证书;
2019年5月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9年11月获惠州学院青年志愿联合会第10月“志愿之星”称号;
2019年12月获惠州学院“学习优秀生”称号;
2019年12月获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微党课比赛二等奖;
2020年4月获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诚邀你我,与信同行”主题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三等奖;
2020年5月获马克思主义学院“疫心向学,笔尖印记”优秀奖;
2020年获惠州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0年5月获惠州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2020年9月获惠州学院“战疫小课堂”竞赛活动一等奖。
三、大学感悟
光阴如梭,踏入大学生活不知不觉已经有两年了。大学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大学我们总是会有憧憬也有期望,大学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大一和大二这两年期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我都受益匪浅,以下主要谈谈关于我的三点大学感悟。
第一,思想提升,转变自我。在高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准备高考,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进入大学后,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以及全新的环境,我渐渐地发现学习知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学习之余,我们要学会坚强和独立,要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他人沟通,学会适应环境。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慢慢意识到要不断在实践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第二,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虽然踏入大学后,每个同学都有了更多可以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时间可以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说学习知识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身为一名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在大学这里,没有整天盯着你和督促你学习的老师,更多的是靠自律,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大学的课程和以前会大不相同,难度会有所加深,如果单凭课堂上的听讲远远不够的,要多多走进图书馆,去阅读丰富的课外书籍以及一些时政资料。唯有此,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第三,抓住时机,锻炼自我。大学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在充满了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在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青志联分会,而且在一年后我选择继续留在这个部门,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一段经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更加明白了“志愿”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同时在组织和参加志愿活动中也在不断提高我的各方面能力。在大学中社团或者部门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实践,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多去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敢于尝试,抓住时机,并为之拼搏努力,我们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做好,才能进一步发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才能在各项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致远方
拿破仑一世说: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的坎坷、或者多么的崎岖,都要勇敢地向前迈出坚定的步伐,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奋力拼搏,不虚度年华,让自己慢慢地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