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求真论坛”第35期】我院邀请李琪慧老师作《海滨与海:中国古典哲学对文明边界的思考》学术讲座

发布者:肖文政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47

为弘扬学术文化,增进学术交流,11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求真论坛第35期于旭日教学楼228会议室举行。韩山师范学院的李琪慧博士为我院教师及部分思政专业学子作了题为《海滨与海:中国古典哲学对文明边界的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论坛我院余进江老师主持。


论坛开始,首先由余进江老师对李琪慧老师作了简单的介绍。李琪慧老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李琪慧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儒家哲学。对于原始儒学,尤其是早期中国精神的特质与形成,李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与理解。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李琪慧老师以中山大学哲学系刘伟老师的《论政治生活的有限性——以孟子窃负而逃为核心的考察》一文为切入点,以《孟子》中“窃负而逃”的思想实验及韩语《祭鳄鱼文》为例,认为“”是一个“文明体系之外”的隐喻继而引入此次讲座主题——政治的边界性问题。李老师将天下与中国、华夏与夷敌、人与禽兽进行辩证区分,指出文明边界乃是一套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的政治运行规范所及之处。李老师《尚书·禹贡》为例,认为大禹之为王者,是因为其疏导山川为自然定序,结束了人禽混杂的原始状态,从而得出文明中心与边缘之所以能够区分是出自文明秩序的建立这一结论。

讲座进入尾声,李慧琪老师把对古代政治边界的讨论引向现代政治中各个政治体对待政治边界的不同态度,她表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打开海洋视角的过程,但古典哲学的视角仍能给予我们启发和提醒。古代边界之外的晦暗不明,在看作是野蛮的同时也被看作是自由的。而现代政治试图将这种晦暗消灭,未必不是一种野蛮的新表现。

提问环节,许小委老师和李慧琪老师就《禹贡》能否作为参考的依据展开交流,双方就文献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洪小兵老师则针对秩序的理论基础来源问题与李慧琪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专题讲座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鲜明的问题性和思想性,为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古典中国哲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图文:新闻中心

审核:杨倩